供給曲線:分析國際貿易的另一種方法 在本書中,我們主要用供給和需求曲線來分析局部均衡,用生產可能性曲線和社會無差異曲線來分析一般均衡。但在國際貿易的理論文獻中,經濟學家也經常使用另一種幾何分析方法——提供曲線。供給曲線也可以用來確定兩國交換時的相對價格和貿易量,也可以用來表示貿易帶來的福利變化。在國際貿易政策分析中,提供曲線也是分析各種政策非常有用的工具。供給曲線的推導 供給曲線表示一個國家愿意以不同的相對價格進出口的商品數量。以中國的大米和鋼鐵貿易為例,給定生產可能性曲線和社會無差異曲線,很容易找到在各種可能的國際相對價格下中國的最優鋼鐵進口量和大米出口量。圖3-1(A)顯示了中國的生產、消費和貿易情況,圖(B)用于說明提供的曲線。我們設縱軸為鋼材交易量,橫軸為大米交易量。曲線上的每個點都代表了以相對國際價格計算的中國最佳鋼鐵進口和大米出口的組合。當國際大米相對價格等于1/2時(P0),中國的最優選擇是自給自足,既不進口也不出口。相應地,在圖(B)中,中國' s的選擇是原點。如果當國際大米相對價格上漲到2/3(P1)時,中國的最優選擇是生產25個單位的大米和13個單位的鋼材。
當社會福利最大化時,中國消耗 1 單位大米和 25 單位鋼材。為此,中國愿意以 2/3 的相對價格出口 18 單位大米,進口 12 單位鋼材,即 B 點圖 3-1(B)。國際市場上升至1(P2),中國生產移至C點,中國出口20單位大米,進口20單位鋼材,如圖3-1(B)C點所示。連接中國進口與不同國際相對價格下的出口組合etc價格曲線,推導出中國的供給曲線。需要注意的是:供給曲線與原點相交,表示沒有國際貿易,進出口量為0。原點是供給曲線,斜率等于沒有交易時的國內相對價格P0。將原點連接到供給曲線上除原點外的任何一點,斜率等于該點對應的國際相對價格P。上圖中,每個點之后的價格曲線的斜率也等于該點對應中國的貿易條件。圖 3-1 提供了曲線的推導。2012年中國大米出口供給曲線可以同美國的供給曲線推導出來。由于美國出口鋼鐵,進口大米,美國的供給曲線方向與中國正好相反。當國際大米相對價格等于1.5(P'0)時,美國開始進口大米和出口鋼材。
在圖 3-2 中,中國的供給曲線是 OCUSA,美國的供給曲線是 OCUSA。國際相對價格的確定 在圖 3-2 中,中國和美國提供了曲線交點 C 點對應的國際相對價格(P=1)為中美國際市場均衡價格C點為國際市場均衡價格,對應兩國進出口量(中國進口20單位鋼材,出口20單位大米;美國進口20單位大米etc價格曲線,出口20單位鋼材)是中美之間的貿易量,如果大米的國際相對價格小于1但大于0.5(如圖3-2中的P'),則兩國都愿意進行貿易。然而,以這個價格,美國愿意進口的大米比中國愿意出口的多。供應短缺將使大米的相對價格逐漸上漲。隨著大米相對價格的上漲,中國愿意多出口大米,美國愿意少進口大米,供不應求的現象逐漸緩解。大米數量,供需平衡,國際大米市場出清,大米相對價格不變。同樣,我們也可以分析國際鋼材市場的情況,鋼材的相對價格從大于(1/P')下降到1(1(1/P')/P)達到均衡。如果大米國際相對價格大于1但小于1.5(如圖3-2中的P”),分析方法同上,而國際大米相對價格也將在供需的影響下,變為1(P)后達到均衡。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兩國都愿意用更少的出口換取更多的進口,中國的供給曲線向左上方彎曲,而美國的供給線向右下方彎曲,兩者的交點必須位于圖 3-10 中 P0 和 P0' 之間的陰影區域內。也就是說,在沒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兩國達成的貿易相對價格必須與兩國國內價格相同。的相對價格是邊界。如果國際相對價格超過這個界限。兩國寧愿暫停貿易,實現自給自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