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層工作的日益重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成為了當前的重要任務。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動解決‘小馬拉大車’等基層治理問題”,中央組織部、中央社會工作部也出臺了《關于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若干措施》,隨著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的重心逐漸向基層下移,基層干部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小馬拉大車”問題屢見不鮮。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治國理政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基層作為治國理政的神經末梢、連接黨、政府和群眾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優化工作作風,為基層減負整治形式主義,是深化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
一是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思想層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尊重客觀實際和群眾所需所求,減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層層加碼。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為基層干部干事創業創造良好條件。只有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優化工作作風,基層干部才能真正成為減負政策的受益者。
二是在制度上應對權責不清問題。權責不清、責任泛化是造成“小馬拉大車”現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完善權責清單,全面梳理現有的權責,讓基層有更多自主權和決策權,增強基層工作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健全問責機制,給予一定容錯空間,防止挫傷基層干部的積極性。另外,要通過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應減盡減,糾治文山會海等形式問題,讓基層行政力更多投放到與主責相關、與群眾相關的事務之中。
三是在技術上發揮科技減負作用。通過數據賦能,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堅持基層治理和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融合推進。充分學習使用工作臺相關使用操作,將網格化建設成果利用到基層治理工作當中,完善并利用基層智治體系,減少繁瑣的各類報表事務,減輕基層干部工作負擔的同時筑牢基層治理網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