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國家社會法治建設正如火如荼,“法治”作為當今國家社會法治建設的核心要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法治的基本原則包括法律至上、權利保障、權力制約和正當程序。這些原則確保了法律的公正性、穩定性和權威性,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可見,大到國家策論,小到人民瑣事,法治建設是全面化的,是社會各層都應共同參與的。
要從自身出發來建設法治社會,其最重要的便是明確自身的法律義務和法律權利。作為國家公民,首先要以憲法為根本,享受憲法帶來的人身權利,同時也應不破壞他人人權。在此之上,參與法律工作實踐也有助于提高自身法律意識,此外,自媒體平臺發達的時代,關注各個法律權威官方號,刷取普法視頻,聽聽羅翔老師的法律課等等,均可以提升公民的法制意識,為法治中國建設出一份力。
總而言之,法治社會建設依靠的是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奉法者強則國強,相信在如今的國家發展中,建設法治中國,能讓國家更加強大。
(漢陽區人民法院 何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