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了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性,為我們在新時代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流動黨員作為黨員隊伍中的特殊群體,由于就業不固定、居住不集中等特點,存在來去難掌握、管理難落實、教育難適應、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的“五難”問題,因此要強化轉出轉入管理,緊抓學習教育環節,加大關心關愛力度,破解流動黨員管理“堵點”“難點”“痛點”,確保他們“流而有根”。
“心中有數,組織有序”,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流動黨員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麻繩最容易從細處斷。越是情況復雜、基礎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黨的組織、做好黨的工作。”要全面摸排流動黨員情況,建立健全流動黨員信息庫,詳細記錄其聯系方式、流入地、從事職業等信息,確保對每一名流動黨員都心中有數。同時,要完善流動黨員組織體系,在流動黨員集中的地區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讓流動黨員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組織的“家”。通過組織有序的管理,讓流動黨員在流動中不流失,始終與黨組織保持緊密聯系。
“線上線下,雙向教學”,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對于流動黨員來說,學習不能因為流動而中斷。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開展雙向教學。線上,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平臺,推送黨的理論知識、政策法規和學習資料,讓流動黨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線下,可以利用節假日等流動黨員集中返鄉的時機,組織集中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流動黨員在流動中不流學,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
“因地制宜,精準服務”,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流動黨員在異鄉打拼,也需要黨組織的關心和服務。要根據流動黨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供精準服務。比如,在流入地為流動黨員提供就業信息、法律援助、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服務,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同時,要鼓勵流動黨員積極參與當地的社會治理和志愿服務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精準服務,讓流動黨員在流動中不流心,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