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生動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黨和人民應變局、開新局的偉大實踐,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我們走好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第三專題“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和第四專題“堅持敢于斗爭”,點出了開展巡察工作的重點:既要胸懷拳拳為民之心,又要練就“千里眼”“順風耳”,強化政治擔當,敢于亮劍、善于斗爭,作勇于斗爭的戰士。通過讀書學習與工作實踐,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巡察干部,須做到“四心四有”,即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一、堅定理想信念,時刻心中有黨
對黨忠誠,是黨章明確規定的黨員義務,是每個黨員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遵循的黨性原則。回顧百年黨史,從李大釗的“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到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再到方志敏的“我愿意犧牲一切,貢獻于蘇維埃和革命”……無數革命先烈用熱血和生命向我們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忠誠的深刻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對黨忠誠,關鍵就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常常翻閱黨史,從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中汲取養分,始終不渝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增強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堅持人民至上,時刻心中有民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關于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定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建黨的開天辟地、新中國的改天換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到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撼天動地;從紅船精神到革命精神,再到改革開放精神……無不蘊含著共產黨人的為民初心。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感染人數以及死亡人數遠遠低于躺平派國家……這些都彰顯了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作為巡察干部,我們要始終堅持發揮巡察工作決策參考和倒逼責任落實的作用,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知重負重、苦干實干、攻堅克難。
三、鍛煉業務能力,時刻心中有責
回顧百年黨史,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負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大國大黨。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中,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舍己為公,用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只享受前人的成果而停滯不前。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這就要求我們擔當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事擔事,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巡察工作涉及面廣、業務性強,要求巡察干部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作為巡察干部,要時刻牢記職責,認真學習巡察業務知識,不斷彌補政策知識短板,掌握分析歸納和談話調研等工作方法,主動擔當作為,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為推動巡察工作高質量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爭做示范旗幟,時刻心中有戒
紀律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起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于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明確了“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正是這鐵一般的紀律使中國共產黨贏得中國人民的信賴和支持,最終戰勝貪腐成風、失去民心的國民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些黨員干部受資產階級腐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對紀律的警覺性,忘記了優良的革命傳統,走上了貪污腐敗的歧途,甚至因此而身陷囹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敬畏黨、敬畏人民、敬畏法紀。作為巡察干部,我們更要嚴于律己,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遵守保密紀律、廉潔紀律等各項工作紀律,自覺抵制不正之風,始終保持身清氣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