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9月30日晚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招待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發生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新征程,中國人民必將創造出新的更大輝煌,必將為人類和平和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為鄉鎮基層干部,不僅是黨的各項政策的落實者,更是為民辦實事的勤務員,我們要深入大力推動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到田間地頭、到街道社區去,和群眾“心貼心”接觸、“實打實”交流,以實際行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一、捧出“真心”,帶著感情深入群眾
深入群眾,既要身到,更要心到、情至。俗話說,“鍋不熱,餅不貼”。倘若沒有甘為孺子牛的姿態,沒有對群眾的滿腔熱忱,即使人下去了,心也難免有隔閡。焦裕祿風雪天訪貧問苦,看望老人;孔繁森借錢撫養孤兒,用自己身體為藏族老阿媽暖腳療傷;廖俊波見到群眾時,經常會問最近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難……葆有為民赤子之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群眾才會把干部當親人、家人,當友人、知己。也只有用心用情,才能既入群眾家門,又入群眾心門,讓工作如春風化雨、潤人心田。
二、激發“智慧”,帶著思考深入群眾
深入群眾,需要下一番真功夫?!皶r代楷?!秉S詩燕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擔任湖南省炎陵縣委書記的9年里走遍全縣120個村莊。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里?不少老鄉家里種了黃桃,為什么經濟效益卻不好?通過深入調研與思考,黃詩燕提出,農業發展重點是抓好生態特色產業。在他的倡議下,縣里成立黃桃產業辦、黃桃協會,推動“炎陵黃桃”打響了品牌,做大了產業。胸懷“國之大者”,帶著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沉下去做宣傳、搞調研、做接訪,才能有的放矢,既弄清“是什么”,又弄清“為什么”“怎么辦”。
三、肩負“使命”,帶著責任深入群眾
為解決困難去工作、去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當年,習近平同志三進下黨訪貧問苦、現場辦公,協調解決下黨村公路和水電建設、下屏峰村災后重建等問題,造福當地群眾。增強問題意識,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才能摸清社情民意,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踐行初心使命,破解發展難題,辦好惠民利民實事,才能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