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層不放松,立根原在群眾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知青歲月的真實寫照,也是對新時代廣大青年的殷切希望。年輕干部作為助力基層發(fā)展的主力軍,到了基層,需要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甘當群眾“小學生”、政策“宣傳者”、村民“勤務員”,在基層實踐中錘煉本領、增長才干。
從“大學生”俯身成群眾“小學生”,在基層沃土中錘煉本領。年輕干部基本上是屬于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長期生活在象牙塔里,雖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工作歷練,在面對具體問題和糾紛時,時常束手無策、左支右絀、無所適從。“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一名年輕基層干部,要時刻秉持一顆謙虛求知之心,善于“敲門”,既要敲領導同事的門,善于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又要敲人民群眾的門,拜人民為師,多去群眾家里坐一坐、看一看、聊一聊,從群眾實踐活動中汲取經(jīng)驗和智慧,不斷錘煉本領、增長才干,用“一根針”穿起服務群眾“千條線”。
從“傾聽者”轉(zhuǎn)變為政策“宣傳者”,在為民服務中傳遞聲音。從學生到基層服務者,是一次角色的重大轉(zhuǎn)變,也是一次人生的自我重塑。從過去坐在會議室聆聽專家、學者、模范的講座,到如今深入群眾家里宣傳國家最新政策方針,為群眾解答困惑。初入基層的年輕干部,對于基層具體問題和群眾關心重點了解不夠完全,時常需要求助領導和同事的幫助。因此,年輕干部要深刻認識到“傾聽者”與“宣傳者”的不同,要從政策的“被動接受”變?yōu)檎叩摹爸鲃有麄鳌保枰鷮崒W習黨對農(nóng)村工作的政策方針,加強與村民、同事、領導的溝通,從被動“問”政策到主動“講”政策,讓各項惠民、利民、便民政策方針走入群眾家中,在基層遍地“開花”。
從“坐談者”成長為村民“勤務員”,在篤行實干中擔當作為。從“大學生”到“基層者”,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理論到實踐,面對生活條件的變化、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以及繁忙瑣碎的基層工作,迷茫和困惑在所難免。駐村是青春成長的最好“試煉場”,每一次入戶走訪都是一次成長,在這里,能夠切實感受到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帶來的“實惠”,明白基層服務者職責意義和為人民服務的光榮使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年輕干部要珍惜駐村時光,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以奮斗開啟新篇,用努力和智慧,為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成為一名合格的村民“勤務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