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城鎮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許多經濟強鎮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其經濟實力和人口規模已遠超一般鄉鎮,但在治理體系上仍面臨“小馬拉大車”的困境——即治理能力與經濟發展需求不匹配,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難以支撐起日益繁重的治理任務。這一問題不僅制約了經濟強鎮的進一步發展,也影響了基層治理效能的整體提升。
一、擴權賦能:賦予經濟強鎮更多自主權
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下,經濟強鎮往往受到上級政府的多層管理和嚴格限制,導致決策效率低、反應速度慢。要破解“小馬拉大車”問題,首要任務就是賦予經濟強鎮更多的自主權。這包括財政自主權、規劃自主權、土地管理權等關鍵領域,使經濟強鎮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靈活制定政策、規劃項目和調配資源。同時,通過立法或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確經濟強鎮的權責邊界,確保其在擴權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優化機構設置:構建高效協同的治理體系
機構臃腫、職能交叉是基層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小馬拉大車”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優化機構設置、整合職能資源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關鍵。對于經濟強鎮而言,應根據其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精簡不必要的機構,合并相近職能,避免重復勞動和資源浪費。同時,加強跨部門協作和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和壁壘,構建高效協同的治理體系。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使經濟強鎮的治理機構更加精干高效、職能配置更加科學合理。
三、強化能力建設: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素質
基層干部是基層治理的主體力量,其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基層治理的成效。因此,在推動經濟強鎮擴權賦能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加大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力度,提升其政策水平、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基層干部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同時,注重從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返鄉創業人員等群體中選拔優秀人才充實到基層干部隊伍中來,為基層治理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
推動經濟強鎮擴權賦能、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加強能力建設等措施的綜合施策,才能有效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的難題,推動經濟強鎮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福建省順昌縣洋墩鄉人民政府 葉亞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