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的提案尚未通過。雖然多年來中央以及地方都在嘗試提出取消 “公攤面積” 的征求意見或提議,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提出過相關議案和提案,比如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曾將取消 “公攤面積” 的建議列為近期亟須修訂的立法項目建議上報住建部,但至今未在全國落實。
取消公攤有什么難度
1、一方面,以建筑面積作為商品房銷售的計價依據已實施多年,且有法律法規確認,改革計價依據需要修改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明確套內建筑面積的概念及計價方式,做好宣傳、普及和解釋論證工作,并設置合理的過渡期,實施難度較大、周期較長。
2、另一方面,取消公攤面積還可能引發一些其他問題,比如房價、物業費、暖氣費等計費方式的調整,以及開發商可能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成本等。
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公攤面積主要包括兩部分:
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
2、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為:公攤面積 = 公攤系數 × 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 = 公攤面積 ÷ 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一般來說,不同建筑類型的公攤系數有所不同。比如,7 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 7%-12%;7-11 層住宅公攤率為 10%-16%;12-33 層住宅公攤率為 14%-2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 1%-8%。實際情況中,公攤系數會因樓盤的具體設計和規劃而有所差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