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對于基層建設來說,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但許多時候往往只是把人才引進來,并沒有把人才留得住。
一是加大人文關懷,優化人才保障服務。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等的制約,暢通人才流動的綠色通道;定期與基層引進人才進行溝通,及時掌握基層引進人才的思想、生活情況以及工作狀況,了解他們的需求,聽取他們的建議;在住房保障、社會保障、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問題上提供有效幫助,以解決其后顧之憂,使之能夠安心投入工作中。
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在人才的工資、福利、職位等方面投入資金,進行激勵,設立專項資金以保證引進人才培養的需要;依據崗位價值和業績表現,合理確定人才待遇,為各類基層人才更好的服務基層提供有力的財力支持;突出基層人才品德和能力總體評價,重素質,比能力,拼業績,激勵不同層次人才在崗位成長成才,提高優秀人才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宣傳優秀基層人才干事創業的先進事跡,表彰獎勵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在基層中樹立優秀人才榜樣、優秀模范,使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作風在基層中蔚然成風,形成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環。
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優化人才發展平臺。基層人才隊伍中需要更多年輕同志的加入,但往往年輕同志存在學習速度快,理論知識儲備充足但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因此要提供更多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機會,給予年輕人更多實戰機會。一是要做好訓前調研,了解學員的真實需求,對學員的學歷、崗位、經歷等做好了解工作,對培訓目標做出準確的定位,設計出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二是根據不同學員的特點和經歷,創新多樣的培訓方式,如座談會、交流會等方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千篇一律的枯燥;三是促進年輕同志和老同志之間的交流,以此互相補充,通過老帶新的傳幫帶作用,幫助年輕人更快成長成才,同時將年輕人的朝氣活力傳遞給老同志,形成具有激情活力、干事創業、勇爭一流的干事氛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