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原原本本學習、看警示教育案例和交流研討,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著更深入的掌握、更透徹的理解,《條例》就是干部修養身心、安身立命的保障,也是問題清單、現成答案和管用方法,《條例》旗幟鮮明地為黨員干部履職盡責亮出標尺、劃出底線,讓黨員干部在履職過程中警醒、知止,我們要在《條例》中找出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條例》是利劍,是明鏡,是“警示鐘”,也是“鑒瑕鏡”,學好了,用好了就是光明指引,不學不用或者學不好、用不好就是履冰臨淵;所以我們必須自覺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進一步提高免疫力、提升黨性修養。
一是念好“緊箍咒”。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無論是修身正己、還是干事創業,都離不開思想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三次修訂《條例》,始終堅持嚴的基調,不斷完善紀律規矩,釋放了從嚴治黨越來越嚴、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貫徹執行《條例》,首先要學好《條例》,切實把紀律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心中的標尺立清晰、讓人生的航向校精準,任何時候都能以清醒頭腦辨明是非、以如磐信念守住忠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念好思想“緊箍咒”,用好信仰“導航儀”。
二是守住“小細節”。俗話說,小節失守,大節難保;小洞不補,大洞難堵。遵規守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無數案例證明,黨員“破法”無不始于“破紀”,嚴重的違紀違法問題,也無不起于小事小節的“破防”“失守”,有的干部存有“僥幸心理”認為“下不為過”,殊不知“溫水煮青蛙”慢慢就失去了謹慎感、戒懼心,讓我們逐漸地放松警惕,最后不可自拔,最終滑入深淵。我們要念好廉潔“緊箍咒”把準用權“方向盤”,要有“反求諸己”的自覺和深刻,始終靠“內因”驅動進步、鞭策自我,不因臺前幕后而改變形象、不因監督與否而試探邊界,時刻明法紀、知敬畏、存戒懼,時刻增強自制力,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時刻從小節防起,從獨處時防起、從細微處防起,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堅決不破底線、不踩紅線、不碰高壓線,用心培養“自覺的紀律”,真正以“檢身若不及”的自律嚴守“底線原則”。
三是凈化“小圈子”。《條例》對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生活紀律等紀律作了明確的要求,自覺對照《條例》各項規定,照鏡子、常反思、促自律,不斷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我們要主動凈化社交圈,端正交往動機;凈化生活圈,嚴守親情底線;凈化朋友圈,做到謹慎交友。時刻擺正私情與公理、人情與黨性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公與私、情與法、親與清的關系,決不能用感情代替政策,用關系代替原則,時刻自重、自省、自警,切實管好自己、管好身邊人、管好家人,切不可在親情中“溺愛放縱”。
四是裝好“過濾網”。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蛋。只有離高線越近,才會離底線越遠。《條例》的各項規定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既是“硬約束”,也是“軟保護”,學習的過程就是把我們工作生活中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印在腦中,記在心里,外化于行,給自己裝上遵規守紀的“過濾網”,時刻不忘初心使命,陶冶高尚情操,遠離低級趣味,主動在思想上筑牢防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不沉溺、不奢靡,不給別有用心的人有可乘之機。
五是耕好“責任田”。耕好為民“責任田”,以“立身當守信”的自勵堅守“為民原則”。無數榜樣為我們樹立了勤政為民的光輝典范,“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祿,是千千萬萬個堅守平凡崗位、書寫非凡故事的奮斗者……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也感受到了擔當的力量。我們當用心念好履職“緊箍咒”,耕好為民“責任田”,既要把手中的權力用在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正道”上,也要做到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用實際行動詮釋為民之諾,堅守“為民原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