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新疆自然環境的特點決定了新疆生態環境的脆弱性。環境承載能力弱。一旦在開發過程中受到損壞或污染,可逆性很小。作為資源型旅游目的地,新疆的旅游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當地獨特的生態環境,如沙漠、草原、冰川等,生態環境的質量是新疆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前提。但新疆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壓力之間的互動關系如何?是否處于脫鉤狀態?脫鉤到什么階段了?如何實現兩者的解耦呢?影響新疆生態環境健康發展的因素有哪些?這一系列問題需要系統地進行研究。本研究以“脫鉤”理論為基礎,聚焦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兩個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試圖豐富新疆旅游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壓力的研究。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旅游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相關理論,然后系統回顧了國內外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關系及“脫鉤”理論的研究進展,為后續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通過對其他學者文獻的研究,我們也找出了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構建了本研究的研究模型,找到了本研究的突破點和創新點;其次,運用熵值法對新疆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指標進行分析。對系統中各因素進行賦權,進而對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進行綜合評價,合理測算新疆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再次,采用塔皮奧解耦彈性系數法對2000-2017年新疆旅游業進行評價,分析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壓力之間的動態脫鉤效應;然后利用GM(1,1)灰色預測模型對2018—2022年新疆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進行預測,探討新疆旅游經濟和生態環境的未來。發展趨勢及脫鉤類型;最后,基于嶺回歸模型,動態分析了新疆旅游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壓力的影響。
得出以下結論:(1)從旅游經濟發展綜合指數和生態環境壓力綜合指數變化情況來看,2000—2017年,旅游經濟發展綜合指數和生態環境壓力綜合指數新疆呈交錯增長,發展較為一致,但總體上部分時期生態環境壓力滯后于旅游經濟發展; (2)從新疆旅游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壓力的脫鉤關系來看,新疆旅游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壓力的關系總體經歷了脫鉤→耦合(連接)→負脫鉤→脫鉤四個階段,即即,脫鉤狀態首先從理想狀態進入不太理想狀態,然后進入極不理想狀態,最后回到較理想狀態的循環; (3) GM(1,1)灰色預測 從結果來看,2018-2022年新疆旅游經濟發展預測指數和生態環境壓力預測指數將繼續呈現小幅上升趨勢,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壓力預測可能繼續維持弱脫鉤狀態; (4)基于模型的嶺回歸結果表明,旅游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壓力的影響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均GDP因素(0.264)是新疆生態環境壓力增長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旅游經濟因素(0.121)、產業結構因素(0.099)、城鎮化因素(0.082)和能源強度因素(0.074)。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應的旅游發展和生態保護策略,為促進新疆旅游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展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