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抓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減負,關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風,關乎抓落實的成效和水平。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棗林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考察時,細致詢問了落實為基層減負等情況,對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視一以貫之,堅決推進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不斷把這項工作引向深入。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也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堅定決心,鮮明樹立了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為基層減負賦能、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工作導向。《若干規定》對統籌為基層減負和賦能作出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充分激發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提供重要保證。
自2020年張家口市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社區負擔的具體措施》以來,制定社區工作事項,清單規范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實行社區工作準入制度,進一步理清社區居委會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權責邊界,切實減輕了社區負擔。2023年張家口市修訂了保留證明事項目錄,進一步規范了證明開具事項和出具部門,不僅提升了基層的工作效率,也為群眾辦事提供了便利。今年我市尤其注重基層減負工作,開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整治試點工作,以西岔社區為例,清理各類工作微信群11個、清理社區掛牌5塊,通過線上認證形式為轄區160余位老人進行了高齡津貼認證,為3位殘疾人開展了代辦業務,依托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增加了上門送餐服務。理順權責、簡化流程、輕裝上陣,廣大基層干部身上的包袱輕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更足了。
正是以釘釘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續深化減負工作,把基層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廣大基層干部才能放開手腳、輕裝前行,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發展、辦實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