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特別是在農忙時節,農戶對收割機的需求急劇增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價格監管機制,租用收割機的價格出現了不合理上漲的現象,甚至出現割前統一抬價、割后惡意加價的行為。調研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價格大幅波動。農忙季節,收割機需求激增,租用收割機價格尚無國家強制標準,部分租賃企業或個人趁機大幅提高租金,有的甚至翻倍。如在河南駐馬店就曾發生過連日暴雨收割機租賃戶坐地起價案例,農戶如果再不搶收將會“顆粒無收”,租賃方惡意抬價,上午60塊一畝到下午120塊一畝,導致大量收割機違停導致交通擁堵,這種趁人之危惡意抬價的行為,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成本負擔,還可能導致一些小規模農戶無法承擔高昂的租賃費用,造成農產品滯留損壞。
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收割機租賃市場中存在部分服務質量不高、設備老舊的問題,而租賃方在農忙時往往為外來人員,采用上門收割、流動租賃的方式。一些租賃方為了追求短期利益,長期奔波各地區,提供的設備缺少維護保養,導致機器在作業期間頻繁出現故障,存在安全隱患,影響收割效率。
三、監管難度大。由于收割機租賃戶比較分散且流動性強,加之在鄉鎮地區農戶收割時期較集中、市場監管力量不足、監管地區分散,導致市場的監管難度大。部分租賃方利用這一漏洞,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惡意抬價,擾亂市場秩序,增大監管方負擔,村戶的問題無法得到迅速處理,影響政府公信力。
對此,建議:
一、建立健全價格監管機制。首先,強化市場監管力度:市場監管應加強對鄉鎮政府、公安等多部門及各村社網格員的溝通交流,形成監督合力,加強對收割機租賃市場的監督檢查,組織聯合隊伍定期不定期下鄉走訪,彌補部門之間監管的越位、空位,消除監管空白。其次,推行明碼標價制度:要求所有收割機租賃企業及個人到達村社時需及時上報至政府農服中心,進行信息留檔,明確租賃價格,并公開透明地向村民們展示租賃價格和服務內容。最后,制定價格共享體系:各村社網格員收集各區域收割機租賃價格,形成價格區間表格,共享與各村各戶,確保村民明晰價格,保證其合理、透明。
二、提高服務質量標準。一方面,制定服務質量標準:要求租賃企業或個人建立和完善收割機租賃服務質量標準,例如定期檢查與保養:規定收割機必須按照制造商的指導手冊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所有部件處于良好狀態。清潔標準:每次使用前后都要對收割機進行徹底清潔,特別是清理殘留作物和泥土,以減少機械磨損并防止病害傳播。并為每臺收割機建立詳細的維護保養記錄,包括上次保養日期、所做工作及下次保養計劃,進行紙質留檔。另一方面,建立備用機器計劃:租賃公司、個人可采用組隊上門的方式,在實際運行中若出現無法解決的故障或問題,及時上報農服中心,并聯系隊伍中備用或空閑收割機,快速完成更替,保證農產品及時收割。
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普及法律知識:一是組織各村社網格員召開專題會議,培訓相關法律知識,建立簡易租賃收割機合同模版,通過網格員們上門一對一宣傳并教學合同簽訂相關要點,提升村民們的合同意識。二是通過發布宣傳手冊、定期播放村喇叭等宣傳方式,向農民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提高他們的維權意識。召開案例分享會:政府農服中心人員組織專門小組,整合當地各鎮村發生過的有關糾紛案例包括但不限于設別故障、服務不到位、惡意抬價等問題,并進行分類整合,比如按照合同糾紛、技術故障、服務質量等類別。針對每一類糾紛,分析其原因,處理過程以及最終結果,提煉出有效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并定期在各村社召開案例分享會,講解各個案件的流程、結果,處理方式,也可邀請明晰情況或者有經驗的村民上臺分享,村民們在以后出現此類情況可以按照分享的處理方式快速處理,從容應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