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從“美麗鄉村”到“和美鄉村”,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鄉村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基層群眾對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新時代新征程,上壩鄉人民政府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以三大行動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
實施美麗鄉村“大振興”行動,把高質量鄉村“新面貌”奮斗出來。
產業振興是鄉村“大振興”的重要引擎。上壩鄉注重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旅游等綠色產業,通過高山土豆、高山臘肉、中藥材產業等將鄉村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推動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通過引入現代科技和創新模式,打通農村產品銷售渠道,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同時,我鄉重視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和民俗,以此為背景打造的“轎頂山傳統村落 觀音巖公共露營基地”是傳統與創新完美結合。
鄉村振興離不開全民參與和治理創新。政府、企業、村民應當齊心協力,共同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和管理。我們將把傳統鄉村變成現代化的田園綜合體,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讓高質量鄉村“新面貌”成為新時代中國鄉村的鮮明標志,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實施生態文明“大創建”行動,把高質量宜居“優環境”奮斗出來。
新時代的生態文明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我們不再僅僅追求經濟增長,而是更加注重生態保護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之下,上壩鄉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鄉村振興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實踐,持續擦亮生態名片,近年來,我鄉注重“生態 旅游”的發展模式,結合上壩鄉地理優勢,以全鄉為基礎打造露營基地,在嚴守生態紅線的前提下開發旅游資源、在帶動全鄉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注重生態保護、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同時讓上壩鄉的生態文明建設趕優爭先。
此外,我鄉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等項目,解決鄉村環境中的突出問題。同時,結合地方特色,進行村莊綠化和美化,打造具有鄉土風情的生態景觀,讓鄉村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實施鄉村民生“大改善”行動,把高質量群眾“幸福感”奮斗出來。
我鄉加快推進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保障制度的健全,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減輕農民的生活負擔。通過建立更加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每一位農村居民都能在經濟發展中共享發展成果,切實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歸屬感。同時,通過豐富鄉村文化生活,促進文化設施建設,組織村民文化活動,增強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享受。加強村民自治,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增強農村社會的和諧氛圍,讓每一個村民都能參與村莊事務的決策和管理,形成團結互助、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通過實施鄉村民生“大改善”行動,上壩鄉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生活更富足、環境更宜居、社會更和諧,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不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時代目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