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是引領群眾前行的“紅色燈塔”。近年來,隨著黨建工作的不斷深入,各地紛紛探索“黨建 ”模式,將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筑牢了鄉村振興的“紅色堡壘”。黨員干部們沖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先鋒隊。他們走進田間地頭,傾聽民聲民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凝心聚力,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基層黨員干部通過組織學習、技能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同時注重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們引導村民成立各類自治組織,如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讓村民在參與中增強主人翁意識,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此外,還積極推動“互聯網 政務服務”向農村延伸,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鄉村治理效能,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進一步增強了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
產業興旺,繪就鄉村振興“金色畫卷”。基層黨員干部緊密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引進新技術、培育新主體、打造新業態,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他們積極對接市場,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拓寬銷售渠道,讓優質農產品走出鄉村,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同時,注重挖掘鄉村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興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繪就了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金色畫卷。
生態宜居,守護鄉村綠色發展“生命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基層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到生態保護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動鄉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他們帶領村民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同時,注重培育村民的環保意識,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文化鑄魂,點亮鄉村振興“精神燈塔”。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基層黨員干部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他們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農民豐收節、鄉村文化節等,讓村民在參與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同時,注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形成崇德向善、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鄉村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
總之,基層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而黨建引領則是基層治理的靈魂。只有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匯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共同繪就一幅幅美麗、和諧、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重慶市涪陵區大木鄉 董安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