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西藏考察調研。他深入城鄉農戶、寺廟商業街等,考察生態環境保護、城市發展規劃、鄉村振興、民族宗教、藏族文化傳承保護等情況。對新時代西藏的發展提出了重要指示。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從林芝出發,跟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一路歸來,領略西藏生態保護之美,領略西藏文化活力,感受大地上到處涌動的建設熱潮。高原。
2021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并參觀考察向西藏各族干部群眾表示慰問。這是22號下午。習近平在考察布達拉宮廣場時向游客和當地民眾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謝煥池 攝
生態保護實現良性循環
2021年7月21日中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林芝考察尼洋河大橋時強調,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管理。湖泊、草地、沙冰,加強重要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保護這里的生物、植被和千山萬水。
五月的西藏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氣候。
烈日下,冰雪悄然融化,涓涓細水逐漸英勇地向雅魯藏布江匯聚。濃密的水汽滋養了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美麗的景色。這里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我們每天都會定時巡邏,看看基礎設施有沒有損壞,有沒有新的動物出現??倳泴ξ覀兞种シ浅V匾?,我們對保護這片濕地很有信心?!毖拍釃覞竦毓珗@管理人員袁丹滿臉笑容地追著次仁。
一年來,林芝市不斷推動雅尼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保護和建設邁上新臺階。
今年1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雅尼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項目。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濕地公園的保護力度,對濕地公園及其周邊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推動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林芝市八一區雅尼國家濕地管理中心主任次仁卓瑪說。
生活在高原的人們似乎更加熱愛綠色。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布達拉宮時,拉薩的南北山就變得熱鬧起來。在悅耳的鐘聲聲中,一支特殊的“工作隊伍”——商隊出現了。
今年,拉薩實施了大規模的南北山綠化工程。山勢陡峭,沒有道路,車輛無法直接到達。馬幫成為“急先鋒”,運送綠色希望上山。
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點。人民網 李海霞 攝
南北山是拉薩重要的生態背景,對于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在2015年,拉薩就實施了“綠城圍城”工程,為今年南北山綠化奠定了基礎。
“拉薩真的變綠了,我相信它會越來越綠?!?2017年,拉薩圣地花園項目部盧強參與了拉薩“綠色長城”的建設。在他的印象中,南北山曾經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山變成綠色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當時我看著滿山裸露的巖石,心里有些絕望,這種地方怎么可能種活樹呢?”路強嘆了口氣。誰也沒想到,西藏的“愚公們”靠著“種萬物、綠萬物、生萬物”的信念,做到了這一點。
拉薩機場隧道兩側,經過幾年的植樹造林,荒山逐漸變綠。人民網 李海霞 攝
綠色入畫,風景處處。 “拉薩的氣候越來越好,以前周圍的山上根本沒有樹木,現在夏天綠油油的,空氣濕潤,很舒服?!痹诶_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片巴笑著說道。
拉薩市民在綠色公園里享受生態宜居之美。人民網 李海霞 攝
5年山河更綠,10年拉薩更綠。
根據規劃,到2030年,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實施,將極大改善拉薩周邊生態環境,增強區域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該項目平均每年可儲存新水4980萬噸,封存碳22.91萬噸。釋氧量19.3萬噸,保肥量2.71萬噸,年生態價值14.85億元。同時,也將增加人民收入,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必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個豐收。 ”拉薩市南北山綠化指揮部副主任(區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胡志光。
濕地很美,山要綠,水要清。格拉丹洞位于那曲市,是“一江碧水”注入長江的源頭。 2021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會同多部門,在基礎上首次對格拉丹以東長江源區生態環境狀況進行專題調查。干、濕、等水期的特點。
“此次調查真正打通了長江源頭‘最后一公里’,填補了東部格拉丹地區生態環境監測空白,為長江源頭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奠定了數據基礎。評價為長江中下游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重要背景價值參考,對支撐全長江系統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流域”,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賈曉華說,“從調查結果來看,長江源頭格拉丹東部地區生態環境質量良好,生物物種豐富。且多樣,整體生態質量非常健康。”
特色旅游駛入快車道
2021年7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林芝市八一區林芝鎮的嘎拉村。他聽取了嘎拉村在黨的建設、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帶頭作用介紹。他走進村便民服務中心、“綠色銀行”兌換店、衛生所等詳細了解情況。
因春季盛開的山桃花而聞名。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吸引了大量游客,也為當地村民創造了創收渠道。
村民達瓦江深熱情歡迎總書記來到家中。 “自從總書記來了之后,我家里擺放的東西就沒有動過,因為很多游客都追隨總書記的腳步,來到我家參觀,我感到非常自豪?!彼χf道。
所有嘎拉村的村民也都感到自豪。
“今年僅桃花節的收入就達107萬多元?!备吕逦瘯魅文岈敹嗉f。
未來五年,林芝市的目標是接待能力和旅游收入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延伸旅游線路,打造數百個不同類型的特色旅游村,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還計劃利用新技術發展智慧旅游,讓旅游大數據“跑起來”。
“拉林鐵路開通后,我和姐姐都來這里打工,還賣村里種的水果和山上采摘的松茸,生意還不錯,去年我們家的收入增加了。”增加了20,000元?!绷种ッ琢挚h珞巴族青年羅布告訴記者。
從藏南河谷到藏北高原,得益于日益美好的生態,西藏鄉村旅游已駛入快車道。在旅游業起步較晚、資源匱乏的背景下,那曲市汝縣察曲鄉多碩卡村通過不斷探索旅游新業態,打破了以往單一的文化觀光旅游,依靠健康休閑發展旅游業帶動就業50余人。實現了產業財富。
珠穆朗瑪峰腳下,巴松村村民多吉經營著一家旅館。
“以前我家是靠開食堂賺點錢的,但后來我看到旅游旺季的時候,很多游客因為沒有地方落腳而苦惱,于是我就萌生了開酒店的想法。 ”多吉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里旅館很多了,總共有30家左右民宿,而且質量比以前提高了,游客滿意度很高,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很多?!?/p>
一年來,西藏不斷提升旅游產業發展水平,著力優化旅游發展環境,積極打造高品質高原旅游。在推動西藏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培育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和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重要招商引資領域。
游客在西藏阿里地區深度體驗鄉村旅游。人民網 李海霞 攝
“以拉薩為例,當地初步形成了‘行、旅、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相匹配的產業體系,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在拉薩的地位不斷提升?!蔽鞑亟洕鐣l展全局,對促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作用日益凸顯。”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廳新聞發言人表示,“2021年,全區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153.44萬人次,同比增長18.5%,旅游總收入。 441.90億元,同比增長20.6%。
在全國疫情頻發、外地游客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西藏推進“冬游進藏”政策,組織“本土游”,幫助旅游服務困難企業產業克服困難恢復發展;同時,為進一步拉動消費,用優質旅游內循環推動“西藏旅游經濟內循環”加快發展,助力西藏向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標穩步前進。
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命
2021年7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徒步考察拉薩八廓街風采,走進特色商品商店,詢問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藏族文化傳承保護等情況, ETC。
來日光城,八廓古城是一定要去打卡的??梢哉f,八廓古城是拉薩乃至西藏的一張“文化王牌”。
在八廓古城經營藏裝店已有10多年的卓瑪永遠不會忘記去年總書記走進店里時的情景。 “總書記向我詢問藏服的面料、穿法,以及店里的經營情況?!睍r隔一年,她仍難掩激動之情。 “今年我們的藏服款式更多了,面料也改進了很多。”
藏族服飾是歷史上穿在身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它也在不斷地變化和創新。
“總書記參觀藏裝店后,再次掀起了穿藏裝的熱潮。這體現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很多本土藏裝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辈刈迕褡宸椢幕芯繉W院院長李梅說。
高福瑞是一家藏族服裝品牌的經理。 2016年,他在拉薩創辦了一家少數民族服飾體驗店。本著先傳承、后創新的原則,通過民族服飾的體驗,為藏族服飾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
“現在民族風的流行,說明我們的民族自信心越來越強,希望進一步發展藏族服飾文化。”高福瑞說道。
2022年5月,西藏迎來旅游旺季,身著藏裝的游客在八角街拍照留念。人民網 李海霞 攝
如何讓藏族服飾再次“出圈”?
“應該有更多的個人或企業參與到藏族服飾的設計和研發中來,在思想觀念上大膽創新,在具體生產中運用流行趨勢和科技手段。當然,我們也要堅持保護優先?!辈⒆⒁夂侠砝??!崩蠲繁硎荆拔磥恚覀儗⒃诓刈鍌鹘y服飾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開展相應工作,利用科技手段創新服飾展示模式,完善當地產業鏈,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煥發出藏族的光彩?!睍r代?!?/p>
西藏阿里地區的人們穿上傳統的普蘭服飾進行展示,這被稱為“穿在身上的歷史”。人民網 李海霞 攝
下午,我走在八廓街上,無意間走進了一家唐卡店,里面有一個學徒正在專心畫畫。位于鬧市的一角,這里的寧靜與外面的喧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八廓街有很多這樣的唐卡店。唐卡被譽為“西藏百科全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斯朗曲達,西藏唐卡首都畫院副院長。他研究唐卡已有20多年。對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他有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只有掌握了基礎理論,才能談創新。公眾也需要引導,讓兩者碰撞出火花?!?/p>
拉薩八廓古城已成為游客游覽西藏的必打卡地。人民網 李海霞 攝
像屈達四郎這樣的傳承者還有很多。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普布才旦主任表示:“保護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培育傳承人,發揮傳承人的引領作用?!蔽鞑噩F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96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522人,在總書記的鼓勵下,更多的年輕人主動報名學習。我覺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隊正在煥發新的活力,這是文化自信的體現,也是國家和自治區對傳統文化保護的高度重視的有力證明?!?/p>
黃昏時分,忙碌了一整天的阿貴放下手中的工作,看著辦公室窗外漸漸恢復平靜的街道。他不禁感嘆:八廓街越來越漂亮了。
在拉薩八廓街古城管委會工作了10年,阿貴見證了古城從無數黎明到黃昏的發展歷程。近10年來,八廓古城經歷了兩次重大整修。 “大家來到古城,欣賞的是真實性和獨特性,所以我們必須‘修舊如舊’,否則就無法保留文脈。你看,古城里鋪的每一塊磚這座城市是專門定制的,與周圍的建筑融為一體?!?/p>
時光流逝,歲月更迭。古城是文化的載體,八廓古城是西藏文化遺產保護的縮影。
如何讓文化遺產與現代城市文明共存?
“古城這么大,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這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挑戰。在利用好古城資源的同時,我們要注重保護,不能破壞原有的特色?!卑①F說道。
阿桂的作業本上寫滿了很多要做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如何讓古城“活起來”。 “每天都有無數的人來到這里,也有無數的人離開這里。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擁抱世界,把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播到更遠的地方。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讓大家都來享受樂趣。”終究還是回來了?!?/p>
從歷史到未來,八廓古城正煥發出新的活力。
西藏堅持生態優先,以綠色為基礎,不斷推動旅游發展,通過傳承創新解鎖文化“密碼”。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交出了高質量發展的答卷。 (李海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