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旅游資源概況[8]2015年7月7日17:42
魚鷹表演
一、西塘古鎮概況
西塘古鎮風景區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境內,地處江、浙、滬三省交界處。是一座具有千年吳地漢文化歷史的水鄉古鎮。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真實性、完整性和獨特性,充分展現立體多彩的旅游魅力。
2003年、2007年、2012年,西塘古鎮連續三次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04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評價西塘“這是我夢想中的江南水鄉”; 2005年西塘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榮獲國家、省、市多項榮譽稱號和特殊成就獎,并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嘉善天閣是該縣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塘是其發源地之一。
“五千年來,中國只是在古老的村落中才文明起來。”西塘就像一首詩,既質樸又抒情。走在古巷古街,你可以讀到她懷舊而輕快的韻律;西塘就像一幅畫,瓦片粉紅,墻紅杜鵑花。水鄉的月光映照著河邊的房屋。蜿蜒的石橋留下了文化名人的足跡。文學詩人。古樸的西塘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情調感染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讓他們感受到這座古鎮既神秘又親切。
2、旅游資源
作為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西塘至今仍保持著江南水鄉古鎮的風貌,被譽為“活的千年古鎮”。她以獨特的人文景觀、歷史內涵、淳樸民風為主題,打造水鄉風情游、古建筑民居景觀、廊棚休閑漫步、古鎮夜間體驗等旅游產品,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觀賞性。休閑價值。
1、古建筑、民居
它們都是江南古鎮。南潯的深宅大院散發著官場氣息,烏鎮古色古香的街巷有書卷氣,西塘隨意的小鎮布局總有一種世俗百姓的淡泊閑適之感。風。西塘的民俗建筑含蓄而不張揚,具有濃郁的平民氣息,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樸實才是真東西。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西塘的民居。
2.水邊風格
西塘,一座人們居住的水鄉古鎮,自古以來河網密布、船只交織。因此,船是水鄉人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尤其是水鄉商住建筑。昔日的劃艇如今已成為如今的旅游船,成為水鄉古鎮的一道獨特風景。
3.西塘慢生活
古鎮的巷子、水、屋、船、人、廊、咖啡、音樂、美酒都香。閑逛時,街頭小吃觸手可及。當您放松的時候,您可以與親密的朋友一起享用美酒佳肴。熱戀時,可以欣賞窗前橋邊的浪漫風景。西塘的慢生活,半荷半杯茶,時間在這里定格,讓你不經意間融入江南的都市生活,讓你不自然的慵懶,一切都變得緩慢。西塘是魚米之鄉,菜肴以河鮮為主。河鮮的烹飪總是可以革新,創造出種類繁多的美味招牌菜。西塘的菜肴美味而不奢華,美麗而不造作。它們具有保健、新鮮、美味、文化的特點。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它們本質上也是科學的。此外,各種當地小吃,配上特制的西塘米酒,也是至高無上的民間搭配。
4.古鎮夜游
“西塘一夜,我等你一千年。”來西塘沒看到西塘夜景真是可惜!由于氣候原因,西塘每年5月至10月開放夜間游覽。三個景點和游船開放時間為17:00至20:30:張正根雕塑藝術博物館和中國紐扣博物館(水舞臺位于紐扣博物館旁邊的河)、西園。河邊長廊下有一排紅燈籠,晚上通宵亮著。對于普通人來說,它們是路燈,但對于游客來說,它們卻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水舞臺開放夜游時,有越劇《五姑娘拜壽》、天歌《五姑娘》等表演。老百姓圍坐在對岸看表演,游客則在船上觀看表演。臺上臺下布滿風景。晚上游覽西塘別忘了乘坐游船。你可以悠閑地坐在船上,跟導游學唱西塘小調。置身于燈火初燃的水鄉,仿佛置身于江南如畫的夢境之中。
5、民俗風情
活生生的千年古鎮,讓人們領略到獨特的江南風情。在西塘的民俗生活土壤里,綻放著最真實、最豐富、最獨特的百姓之花。
3、稀有特色資源
西塘古鎮景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保持著小橋流水、人人居住的原汁原味的水鄉風情。白墻黑瓦,巷弄幽靜,資源類型豐富,物質密度和規模優良,擁有大量稀有、獨特的資源。
1.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歌
作為傳統文化遺存,西塘有著跨越千年的豐富民間草根文化積淀。西塘流傳的田歌是漢族獨有的原創民歌。是過去工人尋求安慰、表達思想感情的歌曲。天歌也是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之一。著名敘事田野歌曲《五個姑娘》的故事發生在西塘。為此,西塘風景區專門建設了“五姑娘”文化主題公園。 2008年,成立“五姑娘”藝術團,挖掘經典老田歌曲,創作高品質新田歌曲。
2、規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
西塘古鎮完整保存了25萬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是我國江南最古老的水鄉古鎮。江南古鎮雖然有比西塘歷史更悠久的古鎮,但也有比西塘更官僚的古鎮,也有比西塘文化更豐富的古鎮。古清建筑群是其他古鎮所獨有的,這樣的景觀在江南也是罕見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引起了國內外研究古建筑專家的關注。當地學者金梅先生還專門為西塘建筑編寫了《西塘民俗建筑》一書,全面介紹了西塘的特色建筑及其文化歷史意義。
3、古今中外獨一無二的“三多”奇觀
西塘的建筑有“橋多、巷多、廊棚多”三大特點。景區內的24座石橋將古鎮的五個區域連成一體,122條巷子縱橫交錯,形成了古鎮的整體框架,連接著新老城鎮。 2000多米長的煙雨長廊給明清建筑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使其比其他古鎮更具人文氣息和濃郁氣息。
4、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杜鵑花是西塘的鎮花。西塘種植杜鵑花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舊時蘇州盛行杜鵑種植,花農們常常在花季時節乘船運載盆花到吳江、黎里、西塘等地出售。杜鵑花吸引了西塘眾多的花農。從此,西塘杜鵑出現了,種植杜鵑逐漸成為西塘人的愛好。據最新版《西塘鎮志》記載,西塘有杜鵑花145種,其中春杜鵑花50種,夏杜鵑花28種,西杜鵑花59種,杜鵑花8種。種植杜鵑的農戶有119戶。西塘被譽為“杜鵑花之鄉”,鼎盛時期種植杜鵑花5000多盆,品種繁多。部分珍稀品種曾在歷屆全國杜鵑花節上獲獎。
5、擁有珍貴稀有的古樹名木
西塘居民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很早就有植樹造花的習俗。受儒家文化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西塘居民的生活與自然融為一體,他們的居住環境就少不了植物的裝飾。盡管許多古樹因各種因素面臨滅絕的威脅,但古鎮內的種植愛好者們竭盡全力保護它們,使得古鎮內仍然保留著許多古樹名木。目前古鎮內最古老的樹木是兩棵明代銀杏樹,樹齡已有600多年。他們見證了整個古鎮的歷史發展。據有關部門完整統計,古鎮西塘樹齡50年以上的古樹有123棵,200-300年的古樹4棵,400年以上的古樹2棵。
四、防護措施
西塘古鎮自1996年開發旅游以來,始終圍繞“合理規劃、充分保護、挖掘歷史、重視文化、保護傳統、有序發展、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努力把西塘古鎮打造成一座集古建筑、水鄉韻味、生活情趣與自然資源于一體,同時又體現歷史地域性和歷史性的江南水鄉古鎮。傳統的民族特色。
1. 保護理念
首先是建立基本認識。保護古鎮,真實塑造小鎮概念;二是堅持兩個基本理念。合理追求GDP,保護文化DNA,保護生命核心;三是處理好三大關系。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古鎮區重在“保護”,新城區重在“配套開發”;政府與群眾的關系:政府是古鎮保護的主要責任人,群眾是古鎮的靈魂,實現和諧人居、互利共贏;歷史與未來的關系:只有傳承歷史,才有真正的未來。傳承傳統歷史文化,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2.防護措施
一是科學規劃,優化古鎮功能布局和結構。圍繞全面保護古鎮風貌特色,從城鎮性質、功能、布局等方面對城鎮建設進行總體規劃。《西塘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西塘古鎮旅游已編制《嘉善縣西塘鎮總體規劃》等規劃。通過一攬子保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對保障古鎮的全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以開發保護為策略,展示古鎮獨特的傳統遺存。我們堅持“保護第一、搶救第一”的方針,開展綜合整治工作,保護古建筑風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已實施五個重大項目:
1)市政河道疏浚、護岸養護工程; 2)古橋維修工程; 3)千米走廊、棚屋修繕工程; 4)街巷景觀提升工程; 5)傳統建筑維護工程。
三是以搶救性發掘整理為核心,再現古鎮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非物質文化保護方面,我們走搶救性發掘、整理的道路,放入博物館或由當地居民現場表演,再現了古鎮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風情,保存了它們的特色。真實性。西塘人的生活脈絡。
四是以公眾和各類媒體為載體,宣傳古鎮保護的重要歷史價值。通過多種宣傳媒體,向古鎮居民和游客廣泛宣傳西塘古鎮的重要價值和豐富資源,幫助居民和游客增加對古鎮歷史文化價值的了解,增強榮譽感作為古鎮居民的責任和義務,不斷提高居民和游客熱愛古鎮、保護古鎮的自覺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