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旅游時,旅行社一般都會說已經購買了旅行社責任險,所以不用單獨購買保險。無論出現什么問題,都可以去找保險公司嗎?”采訪中,記者發現,擁有類似想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保險專家提醒,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旅行社責任保險僅賠付因旅行社的疏忽或過失而造成的經濟責任。如果游客因自身原因發生事故,則不屬于理賠范圍。
友邦中國負責人表示,境外旅游保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可細分為意外傷害、醫療費用賠償、航程延誤、經濟損失等險種。很多消費者不清楚這些分類,忽視了免責條款,往往導致保險承保不全,發生事故時得不到賠償。
剛剛在異國海島經歷“跳水驚魂”的上海市民戴女士,回憶起深潛時大腿肌肉拉傷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出國前購買了海外旅游保險,以為這樣就萬無一失了。然而,當她受傷后查看保單詳情時,發現“運動意外傷害”的保險賠付額為0,只有意外傷殘或死亡才會承保。將獲得賠償新臺幣五萬元。
“保單有排除條款,保險公司不提供承保范圍。”慧擇網旅游保險產品專家何健表示,跳水、蹦極、跳傘等高風險項目的意外事故往往不在普通意外險的承保范圍內。消費者如果想參加此類項目,一定要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或者額外購買高危運動意外險。
也有一些消費者認為,只要購買足夠的保險就可以規避風險,卻忽略了在發生重大突發風險時能否得到及時的救助。
“消費者除了關注保障范圍和保障金額外,還要特別關注保單中是否有意外救援條款。”優普旅游救援服務(北京)有限公司首席銷售官王紅兵表示,“緊急救援能力”是境外旅游保險的關鍵。我們的核心能力包括直升機救援、海外法律援助、高端醫療援助等,可以為事故發生后的生命安全提供最大的保障。
投保首選有實力的保險公司
保留理賠相關證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旅行社建議消費者出國旅游時購買綜合保險,但旅行社并沒有提供太多的風險保障。除了旅行者的團體保險外,幾乎沒有其他保險保障。
“消費者在選擇境外旅游保險時應優先考慮產品質量和服務,而不是價格。”平安財險相關產品負責人潘家成表示,保險公司可以考慮消費者在出行過程中、出行天數、出行目的等方面的風險狀況。地方政府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保險服務方案。消費者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風險點是否覆蓋、救助覆蓋的醫療網點是否充足、夠廣、是否有中文服務。
消費者在購買境外旅游保險時,往往會被提示選擇帶有緊急救援服務的保險產品。 “出國旅游還是建議購買國外保險公司的產品。理賠服務意識和全球資源網絡是中國保險公司無法比擬的。”一些消費者認為,國外保險公司的境外旅游保險產品還是“靠譜”的。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一些外資公司的救助平臺可能存在溝通、語言不暢等問題,合資會好一些。 “但是否外資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要看保險公司的實力,比如應急救援內容和程序、救援機構資質、是否有全球救援的成功案例等。”
“一旦發生事故,需要理賠,需要盡快向保險公司報案。”何健表示,必須提供理賠過程中所需的保險單、身份證、費用清單等材料。例如,醫療墊付、遣返等服務一般由保險公司的合作救援機構提供。過程中需要與醫療機構、地方政府、航空公司等進行溝通,如果材料缺失,則無法辦理手續,影響服務流程和效率。
采訪中,不少消費者也表達了質疑。如果在海外發生事故,造成嚴重傷害,無法及時提供理賠材料,是否就無法享受救援服務?他們應該做什么?對此,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于境外投保需要緊急援助的客戶,保險公司應辦理特殊情況,開通綠色服務通道。通過提供海外緊急援助服務、取消定點醫院和藥品限制、為遇到危險的客戶免費發放證件、向醫院提供保函等方式,讓客戶能夠盡快得到援助和理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