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和重要支撐,基層黨組織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運用“破題思維”,念好“育、引、留”三字經,充分釋放人才引擎的強勁動力,激活鄉村人才振興“一池春水”。
念好“育”字經,強本固基,蓄好“源頭活水”。“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北就寥瞬攀峭苿余l村振興最基本、最重要、最持久的力量,與其他類型的人才相比,這些人才做出的貢獻更加“接地氣”,要讓真正了解“土特產”深層文化含義的“土專家”“田博士”脫穎而出,做到以點帶面,發揮傳幫帶作用,培育出更多鄉村振興的“主攻手”。基層黨組織要運用組織資源優勢,建立人才信息庫,梳理人才需求“重災區”,量身制定人才培育“清單”,精心謀劃流動學習支部建設,打造繼續教育學習基地,推動“鄉村創客聯盟”落地,搭建起本地互學互促交流平臺,實現“精準滴灌”“靶向施策”,讓“雛雁”人才開闊視野、學到真經,變成引領地方發展的“領頭雁”,切實提高本土戰斗力和創造力,為鄉村發展“孵化”出嶄新生機。
念好“引”字經,本固枝榮,實現“百花齊放”。“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薄爸惨P”,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優化人才存量,擴大人才增量,引“智”發展,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策略?;鶎狱h組織要強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柔性引才觀念,打破地域、身份、行業界限對人才流動的限制,通過建立“人才飛地”,有針對性的招攬人才,補齊人才隊伍發展的短板,引入“周末專家”,設立“候鳥”人才工作站,選派科技特派員送技下鄉,引導其利用彈性時間投身鄉村建設。常態化聯系在外人才,結合傳統節日定期舉辦鄉賢座談會、聯系本地在校大學生、開展選調生公益助學等,打好“鄉情牌”,鋪好“返鄉路”,引導能人通過投資興業、項目援建、助學助教等方式報效鄉梓,讓更多年輕的生力軍投身于基層實踐,為鄉村振興聚力賦能。
念好“留”字經,施肥修剪,形成“蝶變效應”。“筑好巢”才能留住“金鳳凰”,招攬人才并非終點,留住人才才是關鍵?!皽\水難養蛟龍,廟小容不下尊神”,基層黨組織要做好服務工作,抓住鄉村振興和人才自我實現價值的有機結合點,拿出“周公吐脯”“月下追韓信”的態度,從人才最關心的“聚焦點”出發,持續完善方針政策,強化資源支持、人文關懷和福利待遇,確保人才有用武之地,推出關懷“套餐”,為人才提供配偶結業、子女入學等“一站式”服務,及時解決住房保障、醫療教育等實際困難,讓人才“無后顧之憂”,讓人才安心、放心、舒心。“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要做好宣傳工作,營造尊才愛才濃厚氛圍,將地域口碑打出去,形成強大“磁場效應”,讓更多的人才同臺競技,創造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人才發展新格局,確保人才這塊“金字招牌”在基層一線熠熠生輝。
(重慶市涪陵區義和街道 羅又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