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群眾,才能做好一名干部。于是,書記安排每一個年輕干部去深入各個村。而我也成為了陳坊村駐村干部,我們肩負著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有效開展村級工作呢?這半年的駐村實踐,讓我對此有了更深入思考。
初來乍到,怎么樣快速和老百姓熟悉?面對陌生與未知,我陷入迷茫。多去村里走走,跟老百姓多聊聊。村書記給出”錦囊計”的同時,也帶著我去村中走訪。我們跟隨村書記走訪群眾,進行全覆蓋走訪。了解村民基本情況、生活需求等問題。對困難戶、低保戶、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給予特別關注,了解其實際困難和需求,給與更多的幫助,我愿成為點點繁星中的一顆,照亮方寸之間。
這也讓我想起時代楷模黃文秀駐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貧困戶走訪了一遍又一遍,在“扶貧心得”中她寫道: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議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干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
走進田間地頭,深刻了解基層。A4紙上看不見真基層,屏幕里看不見真鄉鎮。年輕干部要了解基層,就得深入基層,與村民們聊聊生活中的煩心事,親眼看看糧食的顆粒是否飽滿,打開水龍頭看看鄉村的供水設施是否完善,坐在一起拉拉家常……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院委原第一書記沈浩,他時刻惦記著全村老少,誰家有難事,他心里都有一本賬。他的房門從不上鎖,睡覺時也不插門。村民有事,不論白天黑夜,一推門就能找到他。他就像一位不知疲港的跛涉者,一直為小崗人的幸福而奔波操勞著。
基層是駐村干部成長的沃土,是駐村干部歷練的磨刀石,是駐村干部積蓄力量的源泉。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甘坐冷板凳,爭當排頭兵,勇攀新高峰。“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挑戰,越需要知重負重。”我們深知駐村干部做好村級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學會在矛盾復雜的基層中經受考驗、完善自身、反哺基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使命,助鄉村發展邁上新臺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