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鄉政府新進的工作人員,面對工作性質和職能的轉變,在這三個月的工作過程中,我認識到與以往工作最大的區別就是面向的群體不同、工作的方法不同、追求的結果不同。做好村級工作、服務好群眾是我們的重要職責。在實際工作中,我有以下思考和實踐體驗。
一、用心發現問題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密切聯系群眾,堅持人民至上,是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班級授課,面向的是學生,工作時只需要解決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內的事,把課備好,作業批改好,面向的群體較為單一,但在鄉鎮特別是村級工作中,面向的群體則是廣泛且不固定的村民,因此,要想做好村級工作,和建設優秀班集體一樣,都需要“量身定制”,首先必須深入了解每個村莊的具體情況。通過實地走訪、與村民交談、召開村民座談會等方式,了解村莊的人口結構、經濟狀況、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村民的需求和困難,變“一味地坐在辦公室等問題”為“主動出去找問題”,切實把群眾的所急、所愁找準找實,當好服務群眾的“暖心人”。只有掌握了這些第一手資料,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為村民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二、用力解決問題
作為國家方針政策“最后一公里”的落實者、執行者,鄉政府工作人員要及時將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傳達給村民,并確保政策的落實。教學過程中面對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想要收獲更佳的教學效果,只能依靠教學手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創新,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群眾工作環境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可以借助社交媒體、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開展政策宣傳,制作政策解讀短視頻、圖文海報等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宣傳材料,解釋政策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幫助群眾更好地理解政策,提高對政策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同時,要積極協助村民辦理相關手續,確保他們能夠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實惠。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促進村級經濟發展是服務群眾的重要體現。我們可以結合村莊的實際情況,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產業,如種植特色農產品、養殖家禽家畜、發展鄉村旅游等。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為村莊引進項目和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用情體悟感知
教學以成績單來檢驗成果,而在鄉鎮工作中,以群眾笑臉為工作標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要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做到熱情服務、耐心解答、及時辦理。同時,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村民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總之,作為鄉政府工作人員,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做好村級工作,服務好群眾。通過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加強政策宣傳與落實、推動村級經濟發展和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等措施,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