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安全牛主辦的“后量子密碼”主題沙龍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東進技術與信安世紀、三未信安等后量子密碼代表廠商,以及VISA、恒豐銀行、中國移動、聯通數智等行業用戶代表應邀出席會議,與產用同仁共議后量子密碼挑戰,共商產業協同,共謀后量子密碼新未來。

在沙龍活動上,圍繞“后量子密碼遷移到時候了嗎?”“后量子密碼足夠安全嗎?”“后量子密碼時代該怎么應對?”等研討主題,東進技術研發總監劉義鵬認為,一般預計2030年前后可破解傳統密碼的量子計算機將問世,且美國NIST要求2035年全面禁用傳統算法,后量子密碼遷移已刻不容緩,其過程復雜且挑戰重重,我們應該及早籌備,加快遷移技術研究,為后續遷移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后量子密碼的安全性問題,劉義鵬坦言,后量子密碼因缺乏長期驗證而存疑,但可通過多種技術路線算法和密碼敏捷性來彌補。中國后量子密碼結合國家戰略與自主可控原則,多技術路線并行,在QKD領域領先,PQC方面雖標準化起步晚,但可發揮后發優勢,推動產業跟進。
后量子密碼時代該怎么應對?劉義鵬建議密碼用戶應提前開展技術儲備,理解合規要求,評估量子安全脆弱性,識別風險并分級分類,制定遷移策略和路線圖,加強安全管理;作為廠商要積極參與密碼標準制定,按標準設計開發產品,并為用戶提供合規、可行的后量子遷移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東進技術在后量子密碼領域早已展開積極布局,與國內多家量子通信廠商緊密合作,同時加快研發出一系列后量子密碼產品,并申請了多項相關技術專利,具備后量子密碼能力的密碼卡、密碼機、安全網關等產品,正與合作伙伴攜手在多個試點項目中開展驗證工作。
未來,東進技術將以此次沙龍對推動后量子密碼產業發展和應用落地形成的重要共識為指引,繼續深耕后量子密碼領域,持續加強具備后量子密碼能力的產品研發與應用落地,構建量子時代信息安全的新防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