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洪英杰 胡宏濤)近年來,貴州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取得積極成效。4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省2025年一季度工業經濟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到60.1,提前完成“十四五”發展目標,較“十三五”末期提高12.4。

新聞發布會現場
以“智改數轉”為抓手,煥新傳統產業。“十四五”以來,累計獲批國家數字化領域試點示范、典型案例和解決方案等60余個。例如,盤江民爆、航宇科技、國臺酒業等獲評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貴州輪胎、山王果、華潤水泥等獲評國家5G示范工廠;順絡迅達、新仁新能源、吉利發動機等7家企業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級認證。今年1月,貴州輪胎成功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成為全國輪胎行業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以人工智能為引領,助力“貴州智造”。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重點推動大模型在工業領域落地應用,助推實現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等發展目標。目前,有色、化工、醬酒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鋼鐵、建材、新材料行業加快推進。遵義鋁業發布國內首個電解鋁復雜電解質體系下工藝指標動態優化的預測大模型,在業內形成一定影響力;華為云、航天凱山石油入選國家“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案例”。
以數實融合為核心,激活發展動能。發揮數據要素賦能作用,推動數據資產入表在工業領域先行先試,為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例如,中安科技通過數據資產質押,獲建設銀行貸款2000萬元,成為工業領域全省“首單”、國內領先案例。今年3月,貴州獲批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認定的7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知識產權試點省市”之一。
以數字基礎為支撐,夯實轉型底座。發揮平臺賦能作用,持續推動區域級、行業級平臺建設,其中“貴州工業云”活躍企業達1.5萬多家,累計帶動近4000家企業上云用云;“磷化工工業互聯網賦能與公共服務平臺”為535家鏈上企業提供數字服務。目前,全省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59.6%。
一審:郭秋含
二審:王利環
三審:李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