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書架上,一本彩繪的中英文詞典,靜靜地躺在那里。這本詞典是一位美國朋友格利恩送給我的,而我們之間的緣分,始于一次偶然的相遇和一段特別的交流。
那時我已年近八旬,為了學好英語,經常去西子湖畔的英語角??谡Z不佳的我通常在人群中默默聆聽,偶爾交流幾句,便匆匆離開。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英語角里遇到了格利恩。
2010年春,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像往常一樣在人群中徘徊,試圖找到一個練習英語的機會。這時,一個高瘦的外國人走了過來,他微微彎著腰,臉上帶著溫和的微笑,用略帶生硬的中文問我:“你會太極拳嗎?”我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原來,他是來自美國的格利恩,當時在浙江科技學院(現浙江科技大學)教英語。他告訴我,他身體不太好,經常胃疼,還容易感冒,聽說太極拳對身體有益,便想學一學。
我一陣驚喜,這不正是我期待已久的機會嗎?于是,我帶著他走到孤山風景區的草地上,開始了第一次太極拳教學。陽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柳樹隨風搖曳,仿佛也在為我們的相遇而歡呼。我耐心地示范每一個動作,格利恩則認真地跟著學。雖然一開始他有些笨拙,但我用簡單的英語和手勢一點點引導他,直到他做對為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文化交流的種子,在我們之間悄然種下。
從那以后,我們約定每周六、日的上午九點在孤山練習太極拳。格利恩還帶來了打印好的英文句子,一句一句地教我發音,糾正我的語法錯誤。而我則用太極拳為他帶來健康和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格利恩的體質漸漸強壯起來,而我的英語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的提升。
那年中秋,我邀請格利恩夫婦來我家過節。餐桌上擺滿了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月餅和蟶子等美食。格利恩的妻子嘗了一口月餅,笑著說:“中國的月餅太甜了?!倍窭髟趪L試蟶子時,卻把帶殼的蟶子直接放進了嘴里,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在我們的指導下,他終于學會了去殼吃,還興奮地說:“這是我第一次嘗到中國蟶子的美味!”餐后,格利恩送給我一本中英文對照的彩繪詞典,作為感謝。
后來,格利恩也邀請我參加他家的午宴。餐前,他們手拉手圍在餐桌前,低聲祈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差異,也更加珍惜我們之間的友誼。
第二年,格利恩回到了美國,但他并沒有忘記我。他通過錄像的方式,繼續練習太極拳,還教了他的鄰居和朋友。兩年后,他再次來到杭州,我們又在望湖賓館重逢。他告訴我,他的身體比以前好多了。那段時間,我們不僅繼續練習太極拳,還一起去品嘗了龍井茶。我們的友誼,在太極拳的陪伴下,越發深厚。
2012年,我找到一次機會走出國門,到了英國倫敦。在那里,我參觀了威斯敏斯特宮、大本鐘、白金漢宮和大英博物館。但我最向往的地方,是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那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鎮,青翠的山丘、蜿蜒的河流,還有古老的建筑,仿佛把人帶進了莎士比亞筆下的世界。我參觀了他的故居,聽導游講述他從一個小鎮少年成長為偉大劇作家的故事。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格利恩的身影,他也在用他的方式,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
回到杭州后,我決定將太極拳翻譯成英文,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古老的中國武術。2013年,幾經努力,我的譯本由美國海馬圖書出版了。當我把這件事告訴格利恩時,他在電話那頭興奮地說:“Jiang,你太棒了!這是我們的共同夢想??!”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如今,那本中英文詞典依然擺在我的書架上。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我和格利恩之間友誼的見證,是我們用太極拳和英語架起的文化橋梁。它讓我明白,語言和文化可以跨越國界,連接彼此的心靈。而這段奇妙的緣分,也將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