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水產地理標志區域公用品牌(上海)博覽會暨首屆水產區域公用品牌大會由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水產業商會、上海水產行業協會、水產養殖網、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組委會等權威機構聯合主辦,將于2025年8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作為第19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的核心板塊,本屆展會以“聚焦水產地標,賦能品牌未來”為主題,旨在推動中國水產地理標志品牌國際化進程,搭建全球水產產業鏈合作橋梁。
多維賦能品牌,引領行業風向
1. 權威榜單發布,樹立行業標桿
展會期間將頒發《2024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水產)區域公用品牌聲譽TOP50》榜單及2025中國水產區域公用品牌“十佳品牌”。
水產區域公用品牌榜單與十佳品牌的制定,是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等機構聯合進行,基于品牌感知力、感召力等多維度評價模型,為行業提供科學參考。
2. 產業集群效應,激活商貿機遇
地理標志品牌通過標準化生產、品質認證和文化賦能,顯著提高產品附加值。展會現場將匯聚全球性水產區域公用品牌,潛江龍蝦、陽澄湖大閘蟹、三門青蟹、大連海參、興化大閘蟹、盱眙龍蝦、煙臺海參、乳山牡蠣、舟山帶魚、嵊泗貽貝、合肥龍蝦、鄂州武昌魚、寧德大黃魚、霞浦紫菜、南澳紫菜、海南鯛、象山梭子蟹等知名區域品牌集中亮相,通過展會現場的商貿機遇,實現產業鏈整合和國際合作,成為推動行業升級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厄瓜多爾白蝦、挪威三文魚、波士頓龍蝦、俄羅斯螃蟹、澳洲藍鰭金槍魚等國際區域品牌也將在專區匯集,助力中國市場與世界貿易的交流互通,強化區域品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 政企學研聯動,共謀發展路徑
展會期間將舉辦首屆水產區域公用品牌大會,屆時將邀請政府代表、科研專家及龍頭企業高管,圍繞品牌戰略、種業創新、深遠海養殖等議題展開研討。《水產地標品牌:創新營銷成就頂級品牌》、《強化水產品牌建設,助力漁業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報告,將以前瞻性視角助力水產區域公用品牌發展。
4. 文化體驗與產銷對接融合
通過地域文化展區、名廚烹飪秀及電商直播等互動形式,打造沉浸式品牌體驗。例如,鄂州武昌魚“活魚一日達全國”模式、“短視頻IP 直播帶貨”等成功案例將現場演繹,助力品牌觸達終端消費者。
搶占行業高地,開拓全球市場
- 品牌升級窗口:匯聚70余國專業買家、3000余家展商及超10萬觀眾,為地標品牌提供國際曝光平臺。
- 產業鏈深度合作:對接連鎖餐飲、電商平臺、國際采購商及冷鏈物流企業,推動從“漁場到餐桌”的全鏈條合作。
- 政策與科技賦能:解讀《漁業“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等國家政策,展示智能投喂系統、基因編輯育種等前沿技術,助力企業把握萬億級市場機遇。
水產區域品牌,引領產業突圍
- 潛江龍蝦:全產業鏈綜合產值已突破750億元,“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50.8億元、其市場接受程度連續5年登頂行業榜首。
- 陽澄湖大閘蟹: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陽澄湖大閘蟹”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23年,陽澄湖大閘蟹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2024年總產量為9900噸左右。
- 大連海參:大連全市的海參產業鏈產值在2024年已突破300億元,占據全國海參總產值的近四分之一。地理標志商標授權、產業園區建設和科研投入,共同推動區域品牌價值提升。
- 海南鯛:“海南鯛”出口轉內銷發力國內市場,舉辦多場推介活動,部分企業國內市場銷售額增長3-5倍。
- 鄂州武昌魚:通過品牌化運營與冷鏈技術升級,2024年產值突破200億元,穩居淡水魚地標品牌榜首。
- 茂名羅非魚:通過“種苗 養殖 加工 銷售”模式整合資源以及國際認證和全球推介會,出口至美國、墨西哥等20多個國家,2024年出口總值同比增長59.8%
2025水產地理標志區域公用品牌博覽會不僅是展示中國水產實力的窗口,更是推動產業升級、鏈接全球資源的重要引擎。誠邀全球水產企業共赴上海,以品牌為帆,以創新為槳,共拓藍色經濟新未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