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電視似乎總在價格戰,除了尺寸更大,價格更低,似乎新技術并不多。
諸如光源的升級,OLED超薄等優勢,都是過去幾年的技術了,總體來看并不是什么新的方向。那么未來電視還能向什么方向來探索呢?電視在普通消費者家中的定位會有什么變化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VR/AR沉浸式的體驗
筆者認為當VR和AR技術融入電視觀看體驗,觀眾將徹底告別以往被動觀看節目的模式,轉而成為內容的深度參與者。
以體育賽事觀看為例,觀眾借助VR設備,能夠“瞬移”至賽場內部,自由選擇任意視角觀賽,甚至仿佛“站”在運動員身旁,親身感受比賽的緊張刺激氛圍。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部分賽事已嘗試提供VR觀賽體驗,讓觀眾突破傳統觀賽視角的限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對于文藝演出、電影等內容,AR技術同樣大有用武之地。觀眾通過手機或智能電視的攝像頭,便能看到舞臺上演員周圍浮現出奇幻的虛擬場景和角色,極大地增添了觀看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雖然目前來這樣的突破似乎還有不少問題要解決,比如設備技術,內容制作以及傳輸,概念普及等等,但是筆者人為這是一個很可能的方向。
更高的智能化交互
在智能交互方面,未來的電視將配備更為先進的語音識別和手勢識別技術。與早期簡單的語音指令執行不同,新一代語音識別技術能夠理解復雜語義,實現自然流暢的對話交流。
例如,用戶說“我想和家人一起看一部輕松搞笑的喜劇電影,時長最好在兩小時以內”,電視能夠迅速理解需求,精準篩選并推薦契合的影片。
在內容個性化推薦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算法,電視能夠深度分析用戶的觀看歷史、收藏偏好、瀏覽記錄等多維度數據。
通過這種深度洞察,電視能夠精準把握用戶的興趣愛好,為每位用戶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節目推薦列表。考慮到類似Deepseek這樣的大模型進步很快,布局也變得更簡答,未來電視的智能化水平很可能有很大的提升。
卷曲起來可行嗎?
從技術發展來看,未來電視有望變得愈發輕薄,甚至能夠像畫卷一般卷曲、折疊。柔性顯示屏技術的不斷成熟,將助力電視徹底擺脫傳統平板形態的束縛,解鎖多樣化的造型設計。
用戶可以將柔性電視像壁畫一樣掛在墻上,需要觀看時輕松展開;輕薄化不僅帶來了外觀和便攜性的優勢,在功耗控制方面也表現出色。現在不就出現了折疊屏嗎?激光電視領域也早就出現了卷曲屏幕,筆者認為這也是一個發展方向。
物聯網技術新定位
另外,借助物聯網技術,電視能夠與家中的智能家電、傳感器等設備實現互聯互通,進而實現對整個家居環境的集中統一控制。用戶在觀看電視的同時,通過電視界面即可便捷地控制燈光的開關與亮度調節、空調溫度的升降、門窗狀態的查看等。
當用戶觀看電影時,電視能夠自動感應并調暗燈光,營造出猶如影院般的沉浸式氛圍;當室內空氣質量不佳時,電視可自動啟動空氣凈化器,改善室內環境。
筆者認為僅僅升級尺寸和分辨率,或者在色彩升級上越來越不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未來電視可能需要找尋新的突破方向。上面提到的技術雖然暫時來看,還有不少阻礙,但是能帶給消費者新的感受,還是非常值得嘗試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