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全國氣象人工智能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氣象局開展天氣預報大模型示范計劃以來,最終有14個天氣預報大模型實現“同臺競技”。今年3月,各示范模型已完成最終迭代更新,將全面迎接今年汛期復雜天氣的檢驗。
天氣預報大模型示范計劃吸引了國內外35家高校、企業和事業單位報名,經測試遴選,盤古、風烏、伏羲等14個天氣預報大模型正式參加實時預報示范。從綜合排名來看,伏羲、璞云、風清、風烏總分值位列前四,有7家大模型的可用預報天數接近10天。
通過示范計劃,中國氣象局已初步建立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開展人工智能氣象大模型研發創新的聯動機制——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多家單位深化人工智能氣象應用合作,共建氣象大模型研發重點團隊,逐步推動優秀氣象大模型業務準入,攜手攻關國產芯片適配技術,聯合開展人工智能氣象人才培養,共同促進數智氣象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提升。
(總臺央視記者 吳薇 谷星月)【編輯:李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