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大廠關于AI落地的競爭中,Meta是較為特別的那個。OpenAI(ChatGPT)、谷歌(Gemini)和微軟(Copilot)都有面向用戶獨立的AI應用,但Meta的選擇是將AI功能覆蓋到公司旗下主流的社交App如Facebook、Instagram里。
但現在Meta發現,為了提供更豐富的AI體驗,得加入AI應用的“戰爭”了。
北京時間4月30日,Meta舉辦了首屆聚焦AI業務的LlamaCon開發者大會,會上正式發布了對標ChatGPT的智能助手Meta AI App,這一應用基于Llama最新模型打造。
AI智能助手早已不稀奇,但這次Meta AI強調了兩個特色。一方面,Meta將旗下社交媒體賬號與Meta AI打通,登錄賬號即可了解用戶偏好、記住上下文,并進行個性化設置;另一方面,除了一般的移動設備、網頁之外,Meta AI可以在Meta雷朋智能眼鏡上體驗,通過眼鏡直接與Meta AI對話。
無論是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社交平臺,還是AI眼鏡雷朋,都是市場上擁有大量用戶的成功產品,借用自家產品的優勢,Meta希望提供更加個性化且一體化的人工智能交互。
在近日的一場視頻訪談中,Meta CEO扎克伯格談及公司的整體戰略時強調,個性化以及無縫、低延遲的交互是公司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
“展望未來幾年,我認為我們一整天都會和人工智能談論我們所好奇的各種事情。”扎克伯格表示,Meta專注于構建快速、原生多模態并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系統。
在官方博客中,Meta介紹了Meta AI具體的個性化體驗,包括用戶可以讓助手記住個人的某些信息(例如,喜歡旅行和學習新語言),它就能根據上下文提取重要信息。Meta AI 助手還會利用已在Meta其他產品上分享的信息(例如個人資料以及點贊或參與的內容),為問題提供更相關的答案。
Meta表示,如果用戶已將 Facebook 和 Instagram 賬戶添加到同一個賬戶中心,Meta AI 就可以利用這兩個賬戶的信息,提供更強大的個性化體驗。目前個性化回復已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出。
與ChatGPT一樣,Meta AI支持語音和文本交互,并支持邊聽邊說、實時打斷這樣自然的語音交互。用語音與AI對話已經不是新鮮事,但Meta表示,他們在Llama 4中改進了底層模型,可以提供更個性化、語氣更親切的回應。此外,該應用還集成了其他 Meta AI 功能,例如圖像生成和編輯,可以通過語音或文本對話與AI 助手完成所有這些操作。
不過,以上這些語音和文本交互、圖像生成功能在ChatGPT中早已普及,看起來競爭力并不突出。有初步體驗的試用者發現,Meta AI應用也會出現基礎的幻覺錯誤,例如“9.11和9.9哪個數字更大”、 “Strawberry”中字母“R”的數量這種任務中,助手的回答都是錯誤的。
在首屆LlamaCon開發者大會上,Meta還宣布面向開發者提供官方Llama API服務的預覽版本,包括了Llama 4在內的多款模型,這一API與OpenAI SDK兼容,使用OpenAI API服務的產品可無縫切換至Llama API。
Meta首席產品官Chris Cox在大會上還分享了Meta開源AI的最新進展。Cox稱,兩年前,Meta內部對開源的商業化前景和優先級問題都持有懷疑態度,但如今開源AI已成為行業大勢所趨。2個半月前,Meta宣布Llama及其衍生模型已經實現了10億的下載量,今天,這一數字已增長至12億。
行業認為,無論是Meta AI助手,還是Llama API服務,都是Meta探索開源模型商業化的一大舉措。獨立的AI助手能讓用戶更便捷地訪問 AI 功能,通過個性化定制等方式,提升用戶體驗與參與度,另外參考ChatGPT的付費訂閱模式,或許也能開辟新的收入來源。AI普惠之后,商業化是開源模型廠商們需要面對的問題。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